清景

【自译】《老学庵笔记·卷三》(三)

晏安恭是越州州学里儒家经典的讲授人,张子韶是签判。晏安恭的胡子很好看,人们都把这看做晏胡。一天,大家一起参加郡里的集会,晏安恭最后一个到,张子韶开他的玩笑说:“来得是何晏吗(乎与胡谐音,来的是晏胡吗)?”在场的大家都笑了。

 

尚书晏景初请僧人当禅院住持,僧人以禅院太穷无法经营为理由拒绝了。景初说:“您这样的高才肯定很容易的。”僧人说:“即使是巧手的妇人,难道能做出没有面的汤饼吗?”景初说:“有面的话,那么即使这是个笨拙的妇人也是能做出来的。”僧人很惭愧地退下了。

 

蜀地民风淳厚。何耕的类省试的卷子中有这样的话:“是何道也夫。”他名叫何道夫,耕是他的字。一开始他这么写的时候未必是有意的,何耕在当时很有名气,正好有关部门也对他的文才感到很惊奇,于是就取他为蜀地读书人的第一名。读书人们也都为朝廷得到人才而相互庆贺,而不去议论何耕写的这句话很像是给阅卷人的暗号。师浑甫原名某,字浑甫。取得解元之后,志向消退,没有去参加省试。他的弟弟就冒了他的名字去了,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浑甫。之后他弟弟就登第了,浑甫于是用自己的字为名,字改为伯浑,人人都知道这件事。他的弟弟做官也做到了郡倅,没有一个人在背后议论他。这件事如果发生在闽地、浙地,就会有很多讼诉了。

 

杜起莘从蜀地入朝,没有带家眷一起走。高宗皇帝听说他清修独处,非常喜欢他。一天,在杜起莘获准当面奏对的时候,皇上褒奖他道:“听说你下班以后,在家里就对着蒲团和纸帐,像个行脚僧,真是很难比得上啊。”杜起莘磕头拜谢。没过多久,就把他擢为谏官。张真父开他的玩笑说:“我们蜀地人,比如刘韶美、冯圆仲还有我,都是没有妻妾,孤身一人居住的,和你一样啊。独独你因为这个得到陛下赏识被提拔了,是为什么呢?应该去敲登闻鼓来投诉这件事啊。”于是最后大家一起大笑。杜起莘正当着言事官的时候,张真父就这么戏弄他,虽然张真父的豪气在当时是很出名的,也可以看出来蜀地一向民风很淳厚。

 

吴人称杜宇为“谢豹”。杜宇刚叫的时候,打鱼人抓到的虾子被称为“谢豹虾”,市场上卖的笋叫“谢豹笋”。唐代顾况《送张卫尉》诗中说:“绿树村中谢豹啼。”如果不是吴人,大概都不知道谢豹是什么东西。

 

徽宗南巡回来,到了泗州僧伽塔下,问主事的僧人道:“僧伽旁边白衣服的手持锡杖的是什么人?”僧人答道:“这人的名字是木义,是僧伽行者。”皇上说:“可以赐给他度牒让他出家。”

 

宣和年间,保和殿下种的荔枝结果了,徽宗皇帝亲手摘了来赐给驻守燕地的统帅王安中,而且赐了他一首诗说:“保和殿下荔枝丹,文武衣冠被百蛮。思与近臣同此味,红尘飞鞚过燕山。”

 

从泸州的州治向东,过芙蓉桥,就到了一个叫南定的大楼,气象轩豁。楼的右边,沿着缭子城走几十步,有个亭子,是梁子辅当泸州太守的时候盖的,正面从南下去临着大江,名叫来凤亭。亭子盖好了以后,梁子辅天天枕着席子睡在上面,得了四肢的疾病,就回了双流。蜀人说亭子的名字就是一种征兆之类的。

 

蜀地没有筇竹杖,于是就到外面蛮人的山洞里去找。蛮人拿着筇竹杖到泸州、叙州一带去卖,一枝才四五钱。筇竹杖中,以坚硬圆润又细瘦的、有九节的笔直的那种为上品。蛮人和蜀人言语不通,郡里有专门的蛮判官来替他们交易。蛮判官是郡吏,但蛮人都很因恐惧而服从他,只要是他说的话就都听。如果交易太不合理了也能够一起在郡庭上诉从而重判。我路过叙州的时候,在无等佛殿寻访黄庭坚过去的足迹。西边的走廊上有一间堂子,一群蛮人聚在里面赌博。骰子也是用骨头做的,长一寸多,是扁的,形状像牌子,他们折下竹子作为筹码,用来记录胜负。他们高声大呼大笑,声音像野兽一样,在毯子上打滚,看上去非常高兴。他们的发髻梳成椎型,面相凶恶,几乎不像是个人。有人来了也不看人。当时正是五月中,还都披着毛毯毛衣,臭得难以接近。

评论